協和雙語總校長盧慧文:知行合一是學校和家庭教育大的挑戰。在上海選擇民辦國際化教育,家長口耳相傳中點擊率高的一定有“協和”二字,因為
協和學校的辦學歷史和質量有口皆碑;
協和學校總校長:盧慧文
家長們一說就犯暈的也是“協和”,要知道光是在浦西,“協和系”的中小學就有5所,這還不算浦東、江浙的協和以及N所協和旗下的幼兒園。
為什么?因為上海協和教育集團根本就是中國大的民辦教育集團啊。目前在“協和”旗下,包括31所幼兒園和8所中小學。要論中外籍學生、教職員工、外籍師資的總人數,都是上海多的。
在協和的虹橋小學校區剛落成的圖書館,我們見到了上海協和雙語學校的總校長盧慧文女士。在采訪的數位校長中,盧校長是一位從學校建筑及設施開始向我們談及教育的。
從無邊界圖書館走進協和
說是圖書館,它的正式名字叫“學習資源中心”(Learning Resource Centre)。這個圖書館在協和內部叫做LRC,是全球首家培生英語閱讀中心,擁有9萬冊中外藏書。整個圖書館設計得充滿童趣,而且暗藏玄機。
圖書館二樓通往一樓的中心有一個大滑梯,盧校長說,當孩子們讀書讀到一定的積點,他們就有不走樓梯的特權,可以從滑梯上滑下來。
另外一側的書架則設計成了金字塔式的階梯型書架,孩子們隨時可以爬滿整個書架。
盧校長說,
讓孩子愛上書、愛上閱讀,這就是小學的圖書館要做到的,沒有什么高深的道理。所以首先這個圖書館要漂亮,其次要讓孩子覺得資源拿起來很方便,然后就是把孩子互相之間的這種閱讀樂趣激發出來。
圖書館的旁邊就是學校的行政辦公室。辦公區域沒有太多區隔,所有的訪客、家長、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在這個開放的空間一并解決。學校把更多的功能區讓位給孩子們。同時,老師和行政人員離學習資源也很近,這樣的設計,讓老師和學生離學習都很近,而且很有樂趣。
根據年齡段的區別,學習資源的配置是很不一樣的。如果是協和的初高中校區,你會看見風格迥異的“圖書館”。
比如萬源校區的國湘書苑,它就是將一座300年歷史的古宅按原樣恢復,置于校區內與江南造景的園林合為一景,這又是很不一樣的學習環境,適合讓大孩子沉下心來,練書法,讀經典。同時,古宅又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學生們可以細細探索建筑與歷史的淵源,獲取知識。
看上海民辦教育/進入黃金期
對于上海民辦教育的發展這個話題,盧校長作為上海市民辦中小學協會副會長,自然很有發言權——
早的民辦學校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的民辦教育是一種對公辦教育的補充。
學校的團隊結構一般都是 “老的老、小的小”。校長們基本是從公辦的學校上退休后再聘用的,再加上剛畢業就進入教育業的“小年輕”。整個隊伍當中是斷層的,很少有40多歲的人愿意從公辦體系中出來,所以當時的辦學從開始也是依靠老校長們的經驗來推動和發展的,這是民辦教育的一階段。
民辦學校可以選學生,老師的工資比公辦學校高一點,因此學生成績也高一點,那大家就來了。但因為和公辦學校屬于同質化的發展,所以當政府加大投入,公辦的學校資源豐富起來,教師待遇提升了,民辦教育的競爭力就下降了。現在還存活得比較好的民辦學校,后來都是走特色化發展的道路。民辦學校逐步成為了教育資源的一種選擇,它滿足的是多元選擇需求,而不是一種量上的補充。這是民辦教育的二階段。
再來看現在協和的隊伍,懷有對教育的赤誠之心的老前輩們繼續在為我們把方向、踩剎車,而控排擋和踩油門的則是一批40多歲的一線管理者。再往下30多歲、20多歲的都是一批有熱情、有學習能力和精力的處于佳時期的成熟精英團隊,已經沒有了年齡段斷層。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隊伍結構也預示著民辦教育整體進入了三階段,也是好的黃金時代。
談國際化教育/規范、融合、多元
Q、您怎樣看現在的民辦學校的辦學熱?
國家新的教育政策即將出臺。民辦學校會分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機構來分類管理。所以未來,每一所學校的差異化將會越來越大。單一的評價標準,例如排名比較將會越來越少。學校的類型及提供的選擇將會更加多元。在基礎教育階段,能夠給予家長更豐富的選擇,讓孩子進入更適合自己的教育體系,這本來就是我們社會之幸。
每個孩子生而不同,非得修剪成一個標準,就是不幸。人們說,教育大的不公平就是用一把尺子量不同的孩子。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反而體現出它的不公平。未來,家長對“教育成功”的認知范圍會越來越廣,不會都只看擇校率來判斷一所學校的好壞了。
當然我們的民辦教育行業到現在才不過就是二十幾年,國外很多私立學校的歷史都超過100年,祖孫三代都是這所學校畢業的,它有更多寶貴的體驗性的東西更讓家長珍惜。所以我覺得如此年輕的我們的民辦教育,在這個目標前進的路途之中,有些事情是必經的,比如家長的焦慮,或者學校辦學的困惑,可能就是要這樣走一陣子,后才能到達一個比較理想的平衡。
Q、以協和為例,請談一談“中外融合”教育的發展歷程?
從中外融合的角度來說,協和也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個階段叫做“雞鴨同籠。”
學校里有中外管理團隊以及中方老師和外國老師,但在一開始基本互不相干,各干各的。那個時候我剛進入協和,做校長助理,幫校長們做翻譯,也只能協調一些面上的事情,包括課程表的協調,資源的調配等,跟課程和教學的融合還很遠。
二個階段叫做“蓋澆飯。”
就是因為中外教師共處一片天空,我看到你的優點,你也看到了我的優點。以課堂教學來說,中國老師有很多控班的技巧,外國老師特別想學;外國老師組織辦畫展的等方式特別多元立體,強調合作,中國老師也會覺得這個方式很好。然后不同教學團隊就開始串門、研討。這個階段,你還是你,我還是我,但是因為我學了你,我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以上兩個階段,也可以叫做文化共存和文化共生。這兩個階段當中重要的就是隊伍的鍛煉。協和有的外教在這里工作十幾年了,很多都成了上海的女婿、媳婦。還有包括我自己在內的一批中國老師,也是從國際教育中摸爬滾打出來的,對中西方教育各自的優勢,也有自己深刻的實踐和體會。
三個階段,走到了文化融合階段。
走到今天,雖然還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但我們已經開始感受到這里面的魅力,這絕不是單靠引進某種國際課程僅從某些點上改變本土學校所能達到的。
舉個例子:
我們都知道國際教育里的“探究式學習”。一開始是照搬這種教學模式,為探究而探究。比如小學低年齡階段探究恐龍,這個話題,可以從文學、數學、藝術、植物學、環境學各方面做探究。有用嗎?有用的,從原來的分科教學到現在的綜合主題探究,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我們的老師也獲得了鍛煉了。
但是中國文化的出發點和皈依處在哪里呢?除了探究恐龍,為什么不可以探究竹子呢?竹子也可以跟音樂結合、跟藝術結合、它是我們國寶熊貓愛的食物,更是中國人的精神寄托,“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如果我們做竹子的探究課程,通過這種專題的系列建設,你就可以把中國文化的底蘊建設起來。
當一所學校有能力將外來的模式化為自己的行為,并進行這方面的課程改良及拓展,才可說進入了深層的融合階段。
我認為課程的本土融合發展,是未來的國際化民辦教育的一個發展方向,因為這才是終你能夠立足于世界學校之林、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Q、未來什么樣的民辦雙語學校您比較看好?
民辦國際化學校未來的發展,要站在一個比較高的層面上,跟全球的學校競爭。在上海本地的一個區里面考分排幾雖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更高的立意和信念,讓中國的學校成為世界學校。
成為世界學校不是自己標榜就可以的,要遵循國際標準,同時又不能脫離國內實際,如果中國家長都不認為你是所好學校,你不可能是國際上的好學校。
對于國際通行的課程,無論是IB還是AP,不能只知道一個皮毛就開始評判,只有通過操盤、實踐,真的了解,同時與時俱進,不斷融匯本地需求,然后才有能力根據中國的特點去進行融合發展。
未來的協和必須既要“頂天”也要“立地”。“頂天”就是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接受的評價要參照國際標準。“立地”就是學校要符合當地的居民和社區的需求,成為受歡迎的學校。在這中間要做的實踐探索就是我們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協和還要繼續努力。
談協和發展/集團化的平臺優勢
Q、協和在上海的幾所校區的有什么不同?
其實讓大家“暈”的也就是在閔行區。是因為在閔行地區方圓三、四公里內存在好幾個協和校區,那我們當然要做一些差異化的發展。
學制不同
比如說虹橋校區是小學學段,它在小學階段的國際融合課程方面探索得比較完善;不一樣的班級設置,代表不一樣的中西融合比重。居于中間的是協和先鋒融合課程,本地競爭力較強的是協和精英融合課程、國際化程度更高的是協和國際融合課程。比如說萬源校區,是集團內探索小初高聯動發展的代表校區。萬源校區小學和初中都是協和先鋒融合課程,高中則采用的
AP課程。而古北校區的高中采用的是IBDP課程。
擇校通道不同
協和所有的校區的出口都有國內和國際兩個方向選擇。國內通道比較好理解。國際通道則是到了高中就分化為幾大塊,IBDP、AP、加拿大BC、A-Level等。家長根據需求進行選擇。
校區特色不同
每個校區的特點不同:虹橋校區建校歷史悠久,在小學階段的探索成熟,類型豐富。萬源校區以先鋒班為主打,小初高一體化探索完備。尚音校區是雙語和藝術特點明顯的。協和集團的“名家課程”都在尚音開班,包括季萍萍的芭蕾舞,史依弘的京劇,馬曉暉的二胡,管齊駿的油畫,王洛勇的合唱和戲劇等。尚音校區有整整一棟藝術樓,這是其他校區沒有的。
大家關心的各個校區的教學質量,也許跟校區的資源和歷史有關,但以協和集團化辦學方式來看,對各個校區的辦學標準,師資配備等等,都是一致的。
Q、協和的雙語教育是如何配比的?
在協和先鋒融合課程當中,母語和外語定位不同。中文除了要學好語言技能,更是傳承文化的載體。這個是對中文的定位,所以中文絕對不是一門語言課,它跟價值觀、人文素養密切相關,是我們學校整體課程的基礎。
外語是工具課程,它要達到接近母語水平,其主要的目標定位是學生未來可以用于繼續學習深造和生活工作的工具語言。英文是協和的特長課程。
所以在整體的課程設計上,以先鋒班為例,中文和外語定位不一樣,也就會造成課程的不一樣。
同時,不要覺得國際融合課程會造成中文差,事實上由于它給你騰出了考試空間,可能學習的效果更好。我們有初中國際學生得了上海市寫作比賽的獎。她做語文卷子肯定是做不過國內部的孩子的,但平時的閱讀量使得她能對文字進行精確使用,思維也沒有因為應試訓練而被僵化。語言學習中比刷題重要得多的好方法很多。
IBDP的中文A課程,對于文學比較,閱讀思維、批判性思考,以及寫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非常考驗學習者能力。曾經有國外姐妹校的校長跟我說,你們一路純國內課程出來的孩子,你問他中國的社會現狀,很多講不出來;倒是IBDP培養出來的孩子,因為他們在“中文A”課程中,經過社會調查和培訓,能說得特別好。IBDP的中文A,我認為是好的母語課程。
Q、協和教育集團的現在和未來發展?
協和學校還不完美,要始終努力往前走,謹記朝哪個方向走、什么對我們重要。East Meets West 不是一句空話,它是重要的目標。
教育不是非黑即白的,方式上不一定有對錯,難的是一以貫之,把所有做的事情都符合我們的目標。協和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了,現在還是在不停地驗證、不停地調整。
協和多校區辦學,理念不是裝在一個人腦袋里的,是許多人都認可,才能固化下來。在協和如果高層領導有個別變換,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學校的發展方向因此就發生變化,因為它是一個整體。
關于師資隊伍的培養,協和有各種各樣的項目。比如我們每年跟師范大學合作,在他們的本、碩、博畢業生中,海選那些有志于國際教育的較優苗子。以華師大老校長劉佛年命名的“佛年杯”選出來的較優畢業生有的到我們國內的協和學校里見習,有的被送到協和海外姐妹學校去見習。
對于骨干員工,有協和自己的“黃埔軍校”,叫“星計劃”。召集各個校區的中外中高層員工一起學習一年。都是利用周末的時間,聽專家講座,互相交流,到國內外的學校訪學,也針對難題和課題進行集中攻關。
我們還跟海外大學合作做PGCE(PostgraduateCertificate of Education)項目,它是國際教育的本科后研究生班,為期一年,幫助中外老師取得國際教育資質。
近協和與華師大簽約,作為IBDP碩士項目的戰略合作伙伴。華師大即將成為中國大陸一家開設IBDP研究生學位的大學,它跟協和教育集團的合作是,大學提供理論學分,協和提供實踐學分,共同培養華師大的IBDP研究生。
未來協和集團的發展,對于舉辦的學校數量規模會有一定的控制,但希望協和教育集團所積累的國際化學校的管理經驗,例如教師專業發展,可以通過一些成熟的方式對外輸出,能夠影響更多業內有需求的學校。
談擇校 / 別忘了你手中5/6的時間
Q、好的小學,正在越來越趨同?
在小學階段,包括世界各地的優質小學,它們的特點是趨同的。
一個PYP的好學校,也會重視孩子對母語、外語和數學這些基礎學科的學習,不會因為PYP不分學科,就不去深入學習,淺嘗輒止。
一所好的分科教學的小學,也一定會重視孩子的音樂、體育、藝術等綜合素養和其它跨學科探究,否則它就不能算真的好學校。小學階段的課程趨同,中外教學法的趨同,是一個趨勢。
協和的國際融合課程,在借鑒國際課程的同時,也會在各個分科科目上做深入的扎實教學;協和的精英融合課程,在本地課程的基礎上也不斷去激勵和強化跨學科綜合探究。不同課程當中的趨同性是很明顯的——就是分科教學,夯實基礎;跨學科探究提升綜合能力。只是你的配比怎么做法,融合的效果如何,各個學校各顯神通。
Q、家長應該如何擇校?
一年365天,在學校只有180天,一天24小時,在學校只有8小時;這么算下來,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是有六分之一,在家要度過六分之五的時間。所以無論你選了哪種課程,選了哪所學校,都不會令人全盤滿意地達到培養目標,可以通過這六分之五的時間去做一些補充。
讀國際課程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容易出現中文的錯別字,因為練習不夠,孩子的筆劃、筆順不太準確,寫出來的字容易缺點少撇,這個階段家長幫他稍微抓一抓錯別字或者鼓勵查字典,然后推動他不斷地去閱讀,終也能夠解決問題。不一定要學校里一周六節中文課,用上海課本,定期參加區統考,才能學好母語。
比如數學,在小學高年段和初中的低年段,國際課程里的有理數運算不如國內課程強,可以給孩子適當地進行一些運算能力的補充,這樣有利于在高中甚至大學的后續學習中取得優勢。
如果讀了其他類型的學校,孩子藝體和戶外發展不夠,那就多帶他運動,別在家繼續給他加壓做習題,否則他的短板會越來越短。周末多帶他去博物館、畫展,假期帶他游歷一下世界各地。都是一種補充。
家長再糾結,終也只能選一個學校,應該盡量把學校的優勢發揮好。如果學校課程有短板,你手上還有六分之五的時間,把它平衡一下不就好了嗎?前提是你不能選擇大理念跟你背道而馳的學校,那會很痛苦。
Q、新開的學校能不能選?
新學校就好像你買房子一樣,你去一個新的學校,一定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就是,房型設計會更先進,辦學方為了創口碑,一批的師資通常也會著力打造,設施和資源會更豐富。
但是不利的地方就是,新開的學校肯定沒有口碑;開設年級不全,大小孩子沒法混合學習;擇校的記錄還沒有得到驗證等等。所以任何一個選擇總有A面和B面,我們也希望家長理性選擇。
家庭教育 / 把價值觀寫在墻上
Q、家庭教育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家庭教育,首先要確立一個價值觀。不要光說說,要把它寫下來——把你認為對孩子的培養,重要的五個詞是什么,寫下來貼你家墻上。當你要發火的時候,當你焦慮的時候,當你困惑的時候,你就看看這五個在你家里顛撲不破的原則是什么,這個首先要建立好。
有的家里規矩很重,放學回家要先給爺爺奶奶請安,吃飯時大人不動筷小孩也不能動的,這是一種。也有一些家里是很親密、很隨便的,和爺爺奶奶也是摟肩膀、叫名字的,這也是一種。這些只要是你們家的價值觀,能一以貫之地去推動,都是好的。
其次,家長言行一致的,孩子都不會差。言行不一致的家長,讓孩子去讀書,自己玩手機;自己是普通人,卻不能接受孩子也是一個普通人。要求孩子什么都好,音體美語數外全面發展。普通人有長也有短,長的地方你多鼓勵他,短的地方我們一起幫助他。人文藝術、語言方面好的孩子,你不能老嫌他數學不好;數理方面很聰明的孩子,你就嫌他不會跟人溝通,這樣不行。
后在社會上能夠讓孩子脫穎而出的是他的長處,我們要做的是防止他的短處對他的發展形成障礙,比如上不了學或者入不了職。但是我們不能一路盯著人家的短板。
我常聽到的一個邏輯就是:數學都沒弄好,還有功夫學跳舞啊?這太奇怪了。孩子熱愛舞蹈,我們應該是贊賞的,數學有點不好,我們幫助他一下就好了,怎么能把這兩個東西對立起來?有的學校老師也會說這個話,家長也會說這個話。所以我覺得這種價值觀要清晰。
三個就是家庭教育一定要有邊框。這個框很重要,框太大了,孩子無法無天,沒規沒矩;框太小了,他沒法活動,一動就錯,一動就被批判。所以這個框的制定真是藝術。教育大的技術和藝術就是平衡。每個家庭得自己探討,還真不能指望找個專家。所謂的專家只能給你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終還是你了解你的孩子。所以每個孩子長成什么樣,后我覺得決定因素,家庭還是很重要。
從協和的畢業生來看,到高中有資格申請常春藤大學的這些孩子家庭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既不是過分關注孩子發展的細枝末節,也不是放任孩子完全不管的那些家庭,都是掌握這種“邊框”藝術的家庭。
Q、作為一個母親,您如何實踐您的教育?
(我們都知道盧校長有一個特別較優的女兒,目前在牛津大學就讀)
雖然我女兒經常跟我說“不許拿我說事兒”。但因為她是協和畢業的孩子,所以我就從校長身份來談這位學生吧。(笑)
2003年是協和虹橋校區創校的一年,對我們母女倆來說都是很大的事件。那一年我30歲,協和是我回歸教育行業的新起點。女兒正好6歲,也剛剛開始在協和的小學生生活。我一路從虹橋校區校長到浦東校區校長、到萬源校區的校長,她也一路跟著我跑。
2016年對我們也很重要,我做了協和集團的總校長,她成為了牛津大學的學生。她是協和出的一個牛津學生。
所以說,我們母女倆一起見證了協和的發展。
女兒申請大學時候的文書,她說自己經歷過三種不同的教育體系,讓她成為今天的她。
一個是國內教育,她的初中是在協和浦東讀的精英融合課程,她說國內的教育培養了她的專注力,為后續的知識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這是我們國內教育的長處。
一個是她小學在協和虹橋讀的國際融合課程,她說國際教育鍛煉了她對多元差異的悅納能力。因為國際融合課程的學生來源多樣,文化背景各有不同,有很豐富的想法。她習慣于跟大家討論,接受不同觀點。同時,協和國際融合課程為她打好了英語接近母語水平的基礎。
她中學的后幾年是在協和的英國姐妹學校度過,那幾年鍛煉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如何與人為善。英國教育中有大量的戶外活動,鍛煉了野外生存的能力。她在申請文書里說,這三種不同的教育體系共同作用于她,使得她值得被頂尖大學考慮錄取。
至于家庭教育,我們關注獨立和善良。因為父母工作忙,女兒從小非常獨立,也是被迫獨立吧(笑)。同時她還非常善良,沒有什么功利性,這可能是因為從小沒有人拿她跟別人比。家里表姊妹兩個一起長大,姐姐是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生。照理說,有個較優姐姐是妹妹的災難,但在我們家里沒有發生。姐姐從小成績好,我們就夸妹妹吃飯棒,想辦法夸她們各自的優點。從小她們姐妹倆關系就非常好,她完全不像姐姐陰影下長大的孩子。
后來姐姐到美國去留學,本科讀完南加州又去讀了斯坦福商學院。姐妹倆一直互相鼓勵。
以公眾的眼光來看,家里兩個孩子一個斯坦福一個牛津,大家都認為很牛。但是即便她們沒有進學校,依然是兩個很棒的孩子,各有特點,各美其美。所以我覺得家庭要提供好的氛圍。
每年寒暑假我會跟女兒去旅行。背著包,英國從南走到北,美國從西走到東,行程讓女兒自己選擇。因為她留學確實比我們原來預想的要早一點,我們本來是想著希望她大學才出去的,但是她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選擇了她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高中和大學都是她自己決定去申請、去考試,后被錄取的。
Q、女兒這么早出去留學,有沒有變得太“西化”?
不會,恰恰相反。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受過的教育比較單一和閉塞,所以我們一次出國看什么都覺得很好。
但是95后的孩子很不一樣的。從小成長的城市就非常棒,讀過的協和學校就非常棒,她出去之后在英國學校還穿協和的校服,她覺得別的學校校服不好看。再加上因為從小出去,她對家鄉有一種特別的眷戀,一回來就覺得上海太好了。
她在國外有一次上人文課,當地的老師讓所有同學給中國的駐英領事館寫一封關于西藏人權問題的抗議信。她就舉手說,我不寫,老師給我的資源和資料太單一了,不足夠讓我認同你的這種觀點。你們非常不了解我的國家,你今天所說的只是單方面的信息。我在中國看到和聽到的,是跟你不一樣的信息,雖然這兩種信息可能都不全面,但是我不會因為你單方面的信息就去寫這封信。然后這個老師就帶頭給她鼓掌,說你說的好,可以不寫。
我覺得這批學生跟我們真不一樣。他們出去,只是去做更好的中國人,開闊眼界以后大部分都要回來。我接觸的留學生很多都是一批挺有想法的孩子,沒有在應試教育的桎梏下浪費太多的青春,有獨立的判斷能力不被外界的信息污染。
用拼考試的方法教育出來的孩子不一定更愛國,反而他們因為時間和空間的有限,沒空了解這個社會。眼界開闊的孩子,才會更有愛心,更關心社會,比如會討論垃圾分類可以吸取別的國家的什么經驗。更重要的是,現在他們出去跟外國人交流,是非常成熟和自信的中國人。
此時盧校長給我們看了她手機里的照片:是女兒跟同學去參加牛津大學注冊典禮的照片。
照片里有中國孩子、英國孩子和一個匈牙利孩子,大家都穿著禮服。女兒漂亮自信,位于照片的正中。
盧校長說,新一代的已經有國際視野的中國的年輕人,有機會站在這個世界舞臺的中間,很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
女兒在英國讀高中時是該校100多年來一位外國人做學生會主席。校長說,中國留學生成績好不稀奇,但是能夠被校長、老師和同學們推舉為學生會主席就很少有了。女兒后來做了副主席,她英國同學的媽媽還寫郵件給我,認為學校太保守,只給外國人做副主席,為女兒打抱不平。
所以看到這張照片,讓我作為一個校長覺得很感慨。
后,我們想以盧校長的兩句話來結束本文:
我們希望未來協和教育集團所積累的國際化學校的管理經驗,可以通過一些成熟的方式對外輸出,能夠影響更多的業內地區或學校。
一個比較成功的協和學生,走到外面去,不光是一個會說英語的中國學生,或者只是去學別國的先進技術,而是能夠在國際舞臺上平等地與各國年輕人無障礙交流,甚至在其中發揮中國年輕人的領導力。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及招生考試情況,歡迎電話預約咨詢:400-9609-559或點擊【預約看校】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