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把目光投向了
國際學校,為了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長們對國際學校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了,那么對于國際學校的發展史又有多少人了解呢?下面國際學校網就和大家來分享一下國際學校的發展史。
1、從零到一的嘗試(1980-1989)
廣泛意義上的國際學校,要從“北京巴基斯坦使館學校”說起,這所學校誕生于1969年。緊接其后的是1973年成立的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和1975年成立的北京五十五中學國際學生部。這些學校是以滿足當時為數不多的外籍子女的教育需求而建立的,基本采用的是我國的教育體系和教育方式,相比當時普通公立學校,增加了在語言教學上的比重和本民族的教學內容(比如北京巴基斯坦使館學校),與我們今天的國際學校從本質定義上有著很大的差別。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中國建交,隨著外交人員群體的增大,美國大使館和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大使館于1980年共同建立了北京順義國際學校,這也是中國一所完全采用國外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的國際學校。該校剛開始只接收使館人員子女,到2002年,ISB開始接收除使館以外的外籍工作人員子女。
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外籍人員進入中國工作成為一種趨勢,當城市國際化達達到一定規模時,就相應地產生國際教育的需求,如1988年深圳蛇口國際學校的成立,為到蛇口來工作的外籍員工解決了孩子的教育需求。
截至1989年,我國約有6所國際學校,其中5所為外籍子女學校,還有1個公立學校國際部。這個時期,中國教育國際化還不太明顯,國際學校多為外籍子女學校,主要是解決使館工作人員子女以及在經濟快速發展地區工作的外籍人員子女的學習問題。
2、改革開放中探索前行(1990-1999)
這十年中新建校80所,公立學校國際部有6個,民辦國際化學校39所,外籍子女學校35所,截至1999年,我國共有86所國際學校,其中公立學校國際部10個,民辦國際學校39所,外籍子女學校38所。
這是改革開放繼續深化的10年,國門進一步打開,經濟進一步發展,大量外企進入中國,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吸引了大批的外籍人員進入中國就業,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受到推動。外籍工作人員子女的不斷增多和中國本土的高凈值人群的涌現,共同營造了中國國際學校發展的春天。
***國際部、北師大附中、華東師范大學二附中、廣州碧桂園學校、大連楓葉國際學校、昆山經濟開發區國際學校、北京京西學校、北京耀中國際學校、上海長寧國際學校等等這些學校都是這段時期建立的。
3、“留學潮”中快速發展(2000-2009)
這十年中新建校共271所,其中公立學校國際部75所,民辦國際化學校133所,外籍子女學校63所。截至2009年,我國共有國際學校357所,其中公立學校國際部84個,民辦國際學校172所,外籍子女學校101所。
這個階段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高凈值人群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再走高考(精品課)這座“獨木橋”,送孩子出國讀書,申請國外本科成為一個熱門選擇,在這種形勢下,部分公立中學紛紛開設自己的國際課程班來滿足這種需求,民辦國際學校以其招生人數和招生范圍的靈活性贏得了更多的市場發展空間。
人大附中國際班、北京四中國際部、北京十一中學國際班、北大附屬實驗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民辦浦東外國語小學、上海市民辦協和雙語學校、蘇州德威英國國際學校、天津惠靈頓國際學校等等這些學校都是這段時間建立起來的。
4、變革中開創未來(2010-2019)
目前統計,這十年中預計建校346所,其中公立學校國際部131個,民辦國際化學校193所,外籍子女學校22所。
這是中國國際學校遍地開花的10年。60末,70后成為父母群體的主體,父母人群整體素質提高,對于孩子的教育從眼界到想法,乃至經濟實力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與此同時,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增加,公立學校的教育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另一方面,70后父母對于中國應試教育的切身感受使得他們更渴望改變下一代的教育成長路徑,于是對于國際化教育的需求變得尤為強烈,公立國際班,民辦國際學校如雨后春筍般開始在中國大型城市生根發芽。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